1.網絡營銷環境是指網絡營銷活動所面臨的各種外部條件的總稱。從總體上看,網絡營銷環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計算機網絡所形成的直接環境,二是現實的市場,社會等因素所構成的間接環境。
2.網絡營銷的直接環境是指互聯網所形成的環境,由計算機網絡,網絡營運商和各類上網終端所構成。
3.計算機網絡是由計算機集合加通信設施組成的系統。計算機網絡按計算機的分布范圍不同通常被分為局域網(***)和廣域網(WAN)等類型。如果從企業角度而言,計算機網絡包括***互聯網,企業內部網以及企業外部網。
4.CHINANET是***互聯網的中國骨干網,是中國能夠進行商業活動的互聯網。
5.根據網絡營運商提供的服務性質的不同:分為單純網絡服務提供商(ISP)與網絡內容提供商(ICP)。
6.網絡營銷的間接環境是指企業網絡營銷所面臨的現實營銷環境。根據各因素與企業開展市場營銷活動的相關程度不同,企業網絡營銷的間接環境可劃分為三個層次:①網絡營銷的微觀環境;②網絡營銷的中觀環境;③網絡營銷的宏觀環境。7.網絡營銷的微觀環境是指企業網絡營銷部門外的企業內部的其他部門,如企業最高管理層,財務部門,研究部門,采購部門,生產部門,銷售部門等。8.網絡營銷的中觀環境是指從外部直接影響企業的行為者與力量,是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影響企業中觀環境的因素包括:供應商,中間商或中介力量,顧客,競爭對手和公眾。
9.網絡營銷的宏觀環境是指影響企業本身及其外部微觀環境的社會力量,包括人口環境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技術環境,法制環境,文化環境等因素。
10.加強網絡營銷法制環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①網絡營銷法制環境不斷完善;②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發布時網絡營銷法制建設的里程碑。
11.2006年7月1日起實施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是網絡營銷法制環境建設的里程碑,對于規范網絡信息傳播,保護權利人的知識產權等具有重要意義。12.網上市場環境是網絡營銷的微觀環境,是指在網絡上推廣和交易產品的虛擬空間,由網上市場產品消費者,產品提供者和產品經營者所構成。
13.網民上網行為主要指網民上網的時間段,上網時間段的長短,上網的費用開支,上網的主要目的等方面。
14.簡述我國網民的基本特征:目前中國的網民仍然以男性,未婚者,35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體,但與2006年同期相比,女性網民的比例,已婚者網民的比例,35歲以上網民的比例都有所上升,文化程度為本科以下的仍然占據網民的大多數,與2006年同期相比,這一比例略有上升,從網民個人月收入來看,個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網民所占比例較低,學生網民仍然比其他職業的網民要多,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其在3網民總體中所占比例略有下降。
15.所謂動機是指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原動力,即激勵人行為的原因。
網絡消費者的購買動機是指在網絡購買活動中,能使網絡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的某些內在的驅動力。
16.網絡消費者的購買動機基本上分為兩大類:需求購買動機和心理購買動機。
17.人們在虛擬社會中進行聯系的原因是人們希望滿足虛擬環境下三種基本需要:興趣,聚集,和交流。
18.網絡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心理動機:理智動機,感情動機,惠顧動機。
19.網絡消費需求的特點:①個性消費的回歸;②網絡消費的層次性增強。
20.網絡消費者購買行為分析包括影響網絡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因素和網絡消費者的購買過程。
本文網址:http://www.gttxct1.com/Article-detail-id-1592880.html